淡化地产,坚持新发展理念——速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2025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涉及房地产的内容较少,仅提到“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这一表述虽然简短,但释放了重要信号,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及其他政策动向,信融君对房地产行业及行业内化债纾困的影响进行了深度分析:

 
 

一、房地产行业政策基调:从“增量刺激”转向“存量提质”

淡化房地产直接表述,强调城市更新:与以往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未直接提及“房地产”,而是聚焦“城市更新”,表明政策重心从传统的“增量刺激”(如放松限购、降首付)转向“存量提质”,即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城市结构。7月中旬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明确“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此次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方向。

房地产行业进入“新常态”,政策更注重长效机制。会议未提及“房住不炒”,也未推出新的刺激政策,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新常态”,政策更倾向于通过经济基本面修复(如就业、消费改善)带动房地产企稳,而非短期强刺激。住建部此前表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7%,未来房地产潜力在于存量住房改造(约300亿平方米),而非大规模增量开发。

 
 

二、城市更新成为房地产行业新引擎

从“棚改2.0”到“高质量城市更新”:与2016年棚改货币化不同,本轮城市更新更强调“避免大拆大建”,注重微改造、功能提升和社区服务优化(如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综合整治)。

政策支持方式可能包括:货币化安置(如房票、购房补贴),推动“卖旧买新”,消化存量商品房;专项债支持,202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达4.4万亿元,部分可用于存量房收购。潜在市场规模达数万亿,东吴证券测算,“十五五”期间城市更新总投资或超4.48万亿元(年均近9000亿元)。重点领域包括: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目标覆盖2000年前建成小区);城中村改造(2024年扩至300多个城市,2025年新增100万套)。

 
 

三、房地产行业化债与风险化解

地方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推进融资平台出清:会议强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与4月会议相比措辞更严厉,显示化债进入深水区。

截至2024年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已减少7000家,未来可能通过资产重组、市场化转型等方式进一步压降。

房企债务风险:以时间换空间,支持优质房企。会议未直接提及房企债务问题,但近期政策(如万科获大股东借款、时代中国境外债务重组获批)显示,政策仍支持头部房企纾困。未来化债重点可能是:市场化重组(如债务展期、债转股);专项融资支持(如城市更新贷款、并购贷)。

 

四、总结与展望

短期政策方向:房地产政策以“稳预期”为主,增量刺激有限,但货币宽松(降息、降准)仍可期。城市更新是核心抓手,配套资金(专项债、政策性贷款)将加快落地。

长期趋势:房地产行业从“金融属性”转向“制造业属性”,未来竞争围绕“好房子”品质与运营效率。地方债务化解与房企纾困仍需时间,但市场化出清方向明确。

综上,本次政治局会议虽未直接提及房地产,但通过城市更新和化债政策,为行业提供了结构性支持,未来市场将更依赖存量优化和经济基本面修复,而非短期政策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