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15年后时隔十年再次召开的全国性城市工作会议。此次会议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提升等核心议题,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会议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持续提升(2023年已超过65%),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人口集聚带来的资源压力、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城市治理难题等一系列挑战。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家对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也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战略部署。
二、会议主要内容与亮点
看完通稿,信融君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定调,确认了城镇化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宣告了中国高速城镇化的基本结束。第二点是确定了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关键就在这个稳字,不管是城市更新中的危房改造还是重建,又或者说是基础设施的更新,都要量力而为,不要期望像2015年的时候大规模棚改。上层在ZZJ会议前传递了一个房地产行业不松的政策信号。
这里,信融君列举几个重要的点:
总体判断:增产变存量:这是一个重大的定调转向,意味着地产并不会作为刺激经济的工具、对月底的ZZJ会议不要抱太高预期,结合同一天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GDP5.3%的亮眼数据,信融君预计也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工作指引:更加注重城市治理。原文阐述: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信融君解读:以前的城市工作目标是保障供给,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以后主要是维护和治理,提升城市产业规划与建设,解决效率的问题。
工作方法: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原文阐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信融君解读: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也就是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创新培育、绿色转型,就是推进城市电动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物工作量:
任务①: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任务②: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任务③: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任务④: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任务⑤: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任务⑥: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任务⑦: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三、筑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持续分化、操作上要去弱留强
过去四年的这一轮行业调整,全国各地房价平均下跌了30%-40%,部分城市的房价跌幅超过了70%,信融大数据监测:全国重点城市房价普遍跌回到了2016年左右。从信融大数据监测的70城房价整体表现有两点值得注意:
1、走势再次印证信融公众号此前多次撰文的观点——市场整体呈现“环比普降但同比降幅持续收窄”的特征,市场处于筑底修复阶段,不同城市分化明显,核心城市与郊区、新房与二手房表现差异较大。
2、后市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趋势未变,但修复过程较长且存在反复。新房市场因高端项目入市、核心区抗跌性较强等因素,部分城市价格企稳;二手房则受新房冲击、换房需求增加等影响,流动性减弱、交易周期拉长。筑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市场表现会持续分化。
结合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看:今后一段时期,房地产将由规模化高速增长,转变为存量提质增效为主。去年,我国各地方的住建局,已经更名为住更局,包括此前提出的“好房子”概念都呼应了这一转变。而存量时代,在实操上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去弱留强。不管是投资还是化债纾困都是这一逻辑。越是楼市低迷期,核心城市核心板块,抗跌能力越强,等到行情到来的时候,核心城市核心板块也是上涨最快的。信融一直以来定位于房地产优化高维布局者和纾困化债解局者,其重要原因就是:接下来,分化的市场里一定要抢先布局优质资产,不管是正向投资还是化债纾困里的资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