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汇聚 财富的启航——【化债与投资】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冬至时节,广东省企业家合作发展促进会(华商MBA同学会)工程行业委员会联合广东省信融基石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融基石)共同举办的以“化债与投资”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活动在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圆满落下帷幕。思想的碰撞和深入的交流使本次活动不仅再次塑造了信融基石在危房赛道领域国内首家、唯一一家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商”的品牌力,更全方位的针对本次参会的工程协会商们遇到的问题展现了信融人深层次的市场研判力、优势资源协商力、下沉至四五线城市的强变现处置力。

精彩亮点回顾:

论坛伊始,信融基石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琪女士开篇就通过自身亲自参与操盘过的一系列成功债务重组和投资案例,深入浅出地把工程承包商们在化债过程中实际操作的难度、卡点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一一呈现在众嘉宾面前,瞬间引发了在座嘉宾的共情:大家这几年太不容易了!化债、纾困项目尤其像本次活动针对的工程承包商们的债务问题具有房地产行业和不良资产的双重复杂属性,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包括购房者、开发商、金融债权人、投资方及地方政府。虽然当前“保交楼”已经成为上下共识,但在实际的化债纾困过程中仍需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评估,找准症结,对症赋能。“避免在纾困的同时制造新的风险”刘琪女士指出。

化债之路本身就是各方利益的博弈,过去两年,信融基石担当起中间桥梁的角色,为经营不善或出现财困的公司及利益相关者提供综合全面服务,协助多家企业进行化债、纾困。一般能够成功度过困境的企业,最重要的取决于实控人及高管壮士断腕的决心。毕竟“我们的化债、纾困是一个逆周期行业。”刘琪女士说,就像工作在ICU(深切治疗部)的医生一样,需要刮骨疗伤方能换得一线生机。

论坛过程中,刘琪董事长针对工程行业目前遇到的共性困境通过翔实的案例给出了建设性的信融观点:

1、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推出了这么多重量级的救市政策,对已经债务违约暴雷的工程方有何影响尤其是深受其害的工程承包商们是否会迎来转机?针对这一疑问,信融观点:利好政策对于出险企业应该是“形式大于实质”。政策传导需要时间,能否有转机取决于购房者、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对市场信心的恢复程度。对于债务违约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流动性高度紧张、资金链断裂、面临海外清盘和已被清盘),政策效果亦会很大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还需要专业机构帮助先面诊后开方子。

2、宽松的政策环境是否会减少工程承包商暴雷、债务违约、理财产品无法兑付、欠薪停建等一系列情况?信融观点:宽松政策一定是产业宏观调控的政策红利,但系列政策重点聚焦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能缓释企业再融资和整体化债难等压力,但对像工程承包商这样非共性的债务问题帮助有限,大家要有债务分类管理的意识,最好是在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做好自己的债务包分类管理,有一些可以以时间换空间,但更多的是腾笼换鸟,再图东山再起。

3、对未来怎么判断,现在房企都快死绝了,工程方的奶妈都没了,感觉25年也很迷茫?针对这一到访嘉宾的共性问题,信融观点:既要坚定信心,要相信没有D办不了的事。又要脚踏实地,看清自己的情况,搞清自己的位置。工程方尤其是以国央企为奶妈的工程方的债务应该会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剩下的也会逐步加快,情况都是在变好的过程中,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明年两会大家要重点关注,四季度的政策都很大很泛没有细节和具体指引,预期最快要明年两会出,尤其是化债的12万亿会形成哪些具体的工作量大家在这个名单里怎么做,也可以找信融做指引判断。

4、针对目前国内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信融建议:信融一贯强调做投资要有全球布局的思维,在窄门里寻找机会。坚守寻找高现金流的项目,多依托于专业机构。信融目前只投掐尖的项目,比如:1、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开发掐尖的项目,同股同权操盘。2、化债过程中酝酿的巨大机会;3、盘活沉默资产、不良资产包投资等等,但总体思维还是鼓励大家升维之后再降维打击。

由于时间有限,论坛最后,意犹未尽的嘉宾和主办方还特别聘请董事长刘琪女士为时代华商工程行业委员会的协会专家顾问,聘请信融基石总经理尹苗女士为协会副会长!

活动成果与反馈:参与的工程商们普遍反映,通过本次活动,他们对化债与投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这种观点的碰撞打开了眼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会后双方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的业务合作奠定了基础。参会者殷切希望:未来,信融基石能继续发挥“化债与投资”行业排头兵的作用,以促进知识共享和行业交流,为深陷债务危机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专业纾困、化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