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在2月28日对外地人全面撤辣,购房税费大幅度减少,楼市成交火爆,大众对香港楼市信心也回升。对比香港和内地楼市有相似之处,放松政策前都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政府都采用了放松政策,但政策力度却不同,效果也不同。本文从港府使用辣招前背景、楼市走势和撤辣后效果分析,为内地楼市发展提供思考。
一、香港产生辣招背景:打击短期炒卖活动,减少投资需求
香港楼市辣招最早推出是在2010年,为了压抑楼市升势,打击短期炒卖活动,减少投资需求,港府推出额外印花税(SSD),税额达5%至15%。并从2012年起陆续推出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DSD),税款占楼价的15%,前者主要限制非本地人士以及公司名义的买家,后者主要面向购入第二套或以上物业的买家。2017年之前政策力度都是在加强,直到2023年10月政策力度才有下调。
在辣招打压下,香港住宅物业交投量不断萎缩。以中原地产统计的十大屋苑为例,成交量由“辣招”前超过1万宗,减少至去年仅2000多宗,与1997年近2万宗相比,跌近九成。东涌映湾园跌幅最大,2010年全年成交多达983宗,去年跌至只有124宗,大跌87%;其次是沙田第一城,成交量由2010年的1887宗,跌至去年285宗,跌幅85%。曾有“炒家天堂”之称的天水围嘉湖山庄,2010年全年录2243宗成交,去年仅392宗,跌幅达83%。而一手住宅,发展商推盘缓慢,开价贴地,一手货尾积压严重。
从香港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来看,二手住宅楼价持续调整,最高位回调24%,楼价重返2017年。
二、香港撤辣后市场反应:成交暴涨,客户信心增强
2月28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表示楼市全面“撤辣”,即日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现在内地身份证人买楼跟香港永久居民一样,按楼价总价交100元至最高4.25%不等。以新住宅楼价为6.36亿元算,撤辣后仅需要缴纳2703万,之前是9540万,减免税费72%。
同日,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放宽3000万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业按揭成数上限至七成,涵盖98%的住宅买卖。
“撤辣”后的首5日,香港一手住宅日均成交117宗,较1月1日-2月27的日均成交量增长约10倍。撤辣后12天,一手市场成交高达1750宗。且中原地产十大屋苑(3月9日、3月10日)成交量创3年新高,香港一手及二手市场皆旺。撤辣后,发展商的货尾全部没有反价、加价,继续每天的消耗以倍数增。开发商不涨价,客户入市积极,造成了供需两旺的局面。
3月1至31日: 4,172宗
三、内地客户反应:投资吸引,湾区客户咨询和看房的人增多
税费大幅度减免以及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熟的法律体系等因素,同时楼价去水分后回到2017年水平,让客户觉得撤辣之后港府楼市可以上车。
撤辣之后,有深圳的中介机构统计客户对于香港物业的咨询量大幅上升50倍,同时带看量也显著上升超20倍,据销售现场反馈,撤辣后第一周香港住宅交易现场上,内地客户的占比大约有三成。香港“撤辣”对湾区其他城市的楼市会有一些影响,让客户多了一个选择。
此外,港府租金回报率高于内地。根据中原地产统计2023年11月,全香港租金回报率在3%。2023全年因香港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众多中国内地的学生和专业人士进入香港,导致香港房屋租金预期涨幅达到11年来的最高点,香港租金涨了7%。2023年7月份香港私人住宅的平均租金已达每平方英尺35.26港元,这是2021年10月以来的最高记录。香港当前的人口为749.81万人,2022年至2023年间预计净增加约15.2万人。预计到2023年底,香港人口将达到759.8万,超过2019年峰值1%。而内地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呈下滑趋势,2023年上半年仅为1.75%。
四、2024年1-2月内地楼市成交:政策放松后,楼市成交起色不大
香港撤辣后楼市反响较大,但内地楼市政策从2021年下半年逐渐放松,小步试探市场。从21年下半年政策开始纠偏,然后到22年上半年纠偏升级,再到23年上半年各个城市局部松绑,再到23年下半年松绑面扩大,但全国楼市成交面积均在一路下跌。
尽管2023年8月后政策密集出台,但市场仍旧表现低迷,2024年1-2月,30城新房总成交面积创2019年以来新低。
2024年2月30城新房库存消化周期均值达22个月创2019年以来新高 。
2024年初四个一线城市不同程度有了松绑,其中广州步调最大,而北上深三个城市只是小步试探,限购政策仍然相当严格。
2024年前1-2月广州、深圳放松限购后,受春节的影响,两个城市一二手成交均下滑,还未能体现出放松政策后的效果。广州本次政策放松的幅度最大,但是3月已经过半,市场还没有出现全面放松后所期待的效果。
五、香港撤辣对内地楼市的启示:信心重于黄金,政策一步到位
香港放松楼市政策较为彻底,会吸引一部分内地客户到港投资,尤其是湾区客户,对内地市场总体影响不大。为什么香港政策放松,楼市立即成交量高涨;而内地城市也放松了,但并未出现香港这样的火爆局面呢?首先,香港城市拥有的资源和城市站位自然和内地城市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但更重要的是:香港政府本次放松政策一步到位,并没有小步试探和压力测试,如果小步试探,客户买房的热情消磨殆尽,不一定能起应有效果。
香港楼市政策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调整市场的时候,最好就是一步到位,心理作用就大。香港撤辣楼市更大的效果是在心理层面,已经是超乎预期。社会对后市的预期有所改善。若措施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很可能出了也起不了作用。
从经济基本面分析,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已经发出了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将放缓。原因是利率持续高企,冲突进一步升级,国际贸易疲软。对于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联合国给出的预测是4.7%,IMF和经合组织给出的预测是4.6%,而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预测是4.8%,都低于5%。今年两会定调GDP增速目标为5%,这是相对乐观的速度。
楼市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过去2年多楼市多次出台“微刺激”措施,渐进式宽松,但楼市反应波澜不惊,而作为楼市风向标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广州放松较为彻底,效果有待检验,而北、上、深还有一定空间。建议面对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楼市放松政策尝试一步到底,给老百姓信心,而不是小步试探。例如限购条件、限购区域、按揭成数和贷款利率等都可做过深入研究后,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