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类楼市榜单“满天飞”,其中四大一线豪宅市场数据,更是可圈可点,也引发了市场较多的关注和议论。数据反馈有核心地段+稀有资源+产品强劲等核心卖点加持的千万级豪宅,其市场表现远远跑赢普通住宅,资产穿越周期的能力更强。
本文信融君以广州过往一年的豪宅市场为例剖析当下经济下行周期“资产荒”现象,期望能对您的豪宅投资有所启发。
2023年广州一二手豪宅创新高,投资豪宅可以"闭眼入"?
2023年1-12月,广州累计成交新房72246宗,同比下跌1%,为近年低位。
与新房大市低迷、惨淡相反,2023年广州新房豪宅成交受中心区高价板块近年供地增加刺激,千万豪宅成交量“水涨船高”地再次创纪录,达4835宗,同比增幅达45%。
二手豪宅方面,珠江新城板块2023年累计成交1401宗,首次闯进广州中心六区二手成交活跃板块TOP10第四位,此外天河公园、赤岗等“新贵”豪宅板块分列7、10位,可见城央豪宅板块正对住宅市场形成“包围”之势。
就2023年市场数据来看,广州千万豪宅似乎表现出了屹立于市场的“一片繁荣”景象,是当下市场环境的“硬通货”,甚至让人产生,四大一线城市豪宅可以“闭眼入”的错觉。
但实际的市场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2023年"水涨船高"的豪宅市场,是否有"水分"?
信融君在此重点为大家展示2组数据:
1.广州近6成千万新房豪宅成交扎堆TOP10项目
千万豪宅整体成交量可观,并不代表所有项目都“过得很好”。2023年广州千万豪宅成交量排名前十的项目占成交总量的58%,豪宅客户“用脚投票”,更偏好将预期投入到琶洲南、汇景、白鹅潭等有豪宅DNA的板块。
2. 二手豪宅成交量繁荣背后,业主降价10-15%促成交。
虽然二手豪宅成交表现优于普宅市场,但对比豪宅“有价有市”的2022年,23年广州代表性豪宅成交价大体出现了10-15%的降价迹象。
由此可见,广州豪宅成交数据“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一手“扎堆”,二手“让利”作为基调。
过去广州豪宅置业的“底色”是云山珠水,即拥有白云山或一线江景资源,就具备豪宅DNA。但如今随着广州城市发展,豪宅投资的标准与逻辑已经发生改变,尤其像天河公园、琶洲、天河奥体等板块,非传统意义上的“云山珠水”豪宅,但却越来越受到高端圈层客户关注、投资客青睐。
综合而言,这两项数据给我们带来了豪宅投资的启示,既要考虑“发展热点”,又要考虑“价格水平” 。
纵观四大一线城市,仅广州新房豪宅市场处于"上升期"
2023年,北上深千万豪宅成交均同比不同程度成交下滑,唯独广州“逆势”增长45%。从城市数据横向对比不难发现,广州整体豪宅成交基数低,体量不及上海1/3,仅北京的一半水平,深圳豪宅偏金融、政策投机属性,波动明显。
综合四大一线城市来看,信融君认为,广州的豪宅成交处于上升期,以广州人口体量以及未来的“造富”能力来看,新房豪宅成交量的“天花板”还远远未及。
另一方面,信融君认为在经济疲软的时候,出于避险需求,富裕人群会将手上资金进行重新配置,投资到相对稳定的资产。广州目前豪宅市场体量,对比已经成熟的北京、上海市场,仍处于发展期。
因此信融君认为,对于资深投资者而言,广州中心区限量、地段优越且具备稀缺自然景观的豪宅资产,保值能力强、价值上升空间大。
1000-2000万级豪宅占比近8成,顶豪份额少
从各总价段成交数据来看,四大一线城市千万级豪宅成交,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2000万总价段,该总价段成交占比高达8成。5000万以上顶豪产品,无论北上广深,均只占约1%的份额。
信融君认为,由此可见市场交投活跃度较高的豪宅,绝大部分为1000-2000万单位,市场流通性较强,从投资角度来看,价格越高,“金字塔尖”的潜在客群范围越窄。
因此信融君认为,如果考虑四大一线城市千万豪宅作为资产配置,适合选择多套1000-2000万单位,比“孤注一掷”选择一套3000万及以上的顶豪物业,更加容易实现投资溢价。
后市研判:2024年北、上依旧是豪宅“主战场”,广州市场份额或超深圳
基于2023年四大城市豪宅市场表现,信融君认为北京、上海整体豪宅成交量大。两地市场面广,随着2023年末城市限购政策相对放松,2024年仍是豪宅交易的“主战场”,但受宏观面经济环境影响,两地豪宅或将会出现“增量不加价”的局面。
对于广深两个距离较近的市场而言,按照去年广州市场增速估算,2024年广州新房豪宅成交体量,有望超越深圳。
在豪宅“选盘”建议上,应该尽量选择人流集聚的“城央发展高地”,摒弃过去传统单纯看重景观资源的传统观点。
信融君认为,2024年整体楼市环境将仍处于“买方市场”——价格保持平稳、让利的氛围,选择当前时间节点入市的购房客,可以争取更低的购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