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末, 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来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提升改造效率。
截至目前为止,广州成为首个明确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的一线城市。
本篇,信融君将全方位对旧改“房票”机制的具体细则进行剖析,以及由此对楼市产生的影响、未来市场变化进行深度解读。
什么是旧改“房票”机制?
旧改“房票”可通俗理解为 “房屋购物卡”。
当拆迁户的房屋被征收时,征收人按照当地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对拆迁房屋的拆迁安置补偿款进行评估量化,并以房票形式提供给被征收人。
拆迁户拿到房票之后,两年内,可以自行向参与房票安置工作的房企购买商品房,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物业、工业厂房和车位,直接用房票进行结算,多退少补。
根据信融君了解,除广州以外,目前全国超过20个城市落地旧改房票政策,其中包括重庆、郑州、南京、南昌、昆明、贵阳、厦门、无锡、温州等二三线城市,广州将成为首个实行房票制的一线城市。
广州为什么要在当前时间节点提出旧改“房票”?
信融君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提高土地价值,减轻房企现金支付压力。房票替代了回迁房,增加了融资区的可售面积,提高了旧改土地的产出价值,特别是对核心城区的土地价值提高尤为突出。同时因房屋所有拆迁安置补偿费用注入房票,且以期票形式存在,减小了房企的现金支付压力。房票这一“高”一“低”的优势,既提高了旧改房企的热情(利益提高),更有利于旧改项目的立项、推进速度的加快。
二.更快安置,更大自由度。从以往旧改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看,因钉子户、房企资金等问题,大部分旧改项目的改造开发周期较长,拆迁户就地安置实现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都不一定。房票政策推出后,拆迁户签订拆迁协议即可领取房票,并可自由在参与房票制度的房企所开发的项目用房票购置商品房,大大缩短安置过渡期时间。也减少了拆迁户安置选房时担心抽不到意向朝向、楼层等诸多烦劳,给予拆迁户置业的自由度更大。
三.去库存,优市场。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下行,存量商品房仍在积聚,广州亦不例外。但据相关统计,广州市内有超过200个旧改项目,涉及超过60万人。按照50%进行“房票制”估算,其置换需求亦达78万平方公里,对于刺激楼市,改善市场“需求侧”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房票机制的实行最大化转化需求,必将对广州的置业需求形成非常可观的释放,达到去库存、优市场的效果。
因此信融君认为,房票机制的推行,对投资者而言,应关注以下两方面的市场变化:
1. 将打通“旧改-房地产市场-金融”这条通道。
房票规模化后,政府后续为鼓励拆迁户搬迁积极性,政府或将适当让 “房票”具备交易、增值“金融属性”,甚至将存量二手物业纳入到房票置换的范围内,达到更有效地提高城市更新速度以及盘活楼市。
2. 把握时机,精准布局。
当前市场环境下,广州房票机制的落地实行是市场的使然,更是政策的必然。随着广州旧改房票机制的实行,以及越来越多的拆迁户对房票优势的不断认知,将对当前广州房地产市场颓势形成冲击、对优质房地产板块物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众所周知,大部分拆迁户有着老广的情节,但也更知道大都市核心的地段价值所在,对保值增值力强的优质城市配套核心区、较厚广州文化氛围区以及优良环境景观资源区更加趋之若鹜。因此可以预计,这些优区域的物业价格与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信融君建议投资者们应抓住当前广州房地产的投资时机,尽快在这些优质的房地产板块精准布局。